而在近代,北欧国家中武德最充沛的,莫过于芬兰,这位最大的“武功”,是和苏联打的一场苏芬战争。
公元1939年11月30日,苏联出动近50万大军入侵芬兰,而芬兰的实力比起苏联可谓非常微弱。即使是在今天,整个芬兰的人口也只有500多万,在当时芬兰的人口只有300多万,和平时期芬兰全国的军队只有3万,战争爆发后使出全力,芬兰也只凑到了34.6万战斗员,就全国动员率来看,芬兰的动员能力已超过了二次大战末期的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而苏联全国军队500万以上,入侵芬兰的军队最多达到76万,在技术装备上,苏联军队更是占据压倒性优势。
尽管此战苏军损失惨重很大程度是自身原因,比如大量优秀军官被清洗、作战方式呆板等。但芬兰人强悍的战斗力无疑也是重要原因,那么,为何小小的芬兰的战斗力会这么强大?
这和北欧国家普遍重视“武德”有关,其实即使在今天,北欧几乎没有任何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的情况下,芬兰仍然保持了一支34,700的常备军。芬兰是有兵役的,所有年满18岁的芬兰男性公民必须在军队服役6至12个月,或者做12个月的民事服务。现在,芬兰的人均国防支出在欧盟中占据高位。芬兰一个550万人的国家,竟然撑起一支有60多架F/A-18战机的机群,还有200多辆豹2重型坦克,这个世界上除了四面围敌的以色列,还真没有这么“武德充沛”的国家。
2015年5月,芬兰军队向全国所有相关男性寄出了近一百万封信件,通知他们在战争情况下他们的角色及责任。这甚至引得全球哗然,很多人猜测芬兰在准备战争(但不知道是对谁),但是芬兰官方强调这只是一项标准程序,尽管在芬兰历史上从未发生类似事情。芬兰人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视,可见一斑。
除了强大的国防意识外,芬兰人灵活的战术也使得军队的战斗力成倍加强。对自己实力有限心知肚明,所以芬兰军队一直以来的战略战术就是:利用茂密的森林地形和众多的湖泊来消磨侵略者,而不是试图在边界线上抵挡进攻的敌人。在苏芬战争中,穿着白衣,以雪地为掩护色,靠着雪橇机动的芬兰士兵就经常让苏军部队损失惨重。
不过,最根本的原因是,芬兰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战斗意志,自1917年脱离俄国独立,芬兰人民普遍有了保卫祖国的意识,在面对强敌之时也愿血战到底,所以,即使是强大的苏联,战后也畏其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