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血,2015年度十佳正榜(排名分先后)——
NO10:(美国)——大卫·罗伯特·米切尔——《它在身后》
作为终极恐怖片爱好者,我的年度十佳里必须要拥有一部恐怖片!而在这种不停被类型片“震惊”到麻木的年代,《它在身后》不仅拥有恐怖片最棒的开头和结尾,而且还是近几年来唯一一部对得起“惊悚”二字的作品,同时也是今年唯一一部个人上榜评分最高的恐怖片。导演继续探索青少年对性与成长的迷茫与恐惧,满是隐喻的恐怖故事荒诞且极富创造力,对80年代前后青春焦虑虐杀片的致敬犹如猛鬼附身,卡朋特式的主题和配乐全身鸡皮疙瘩,荒芜郊区的无聊的青少年,缓慢走来的恐惧...
——看完这片后还能好好做爱吗?
NO9:(美国)——丹尼斯·维伦纽瓦——《边境杀手》
从《焦土之城》到《囚徒》已经沦陷于维纶纽瓦的魅力里!所以丹尼斯·维伦纽瓦几乎每部作品都稳进个人年度佳片的榜单。而丹尼斯+迪金斯这样的梦幻组合足以让这部最新的《边境杀手》在视觉和氛围上令人称道。果不其然,从片头那雷霆万钧的鼓音响起就开始压着气氛和节奏,到隧道夜视第一视角枪击,以及结尾震撼的谜底揭晓,可谓镜头的每一帧都踩在你的痛点,大呼过瘾。尤其航拍的上帝视角真是点睛之笔——在正义与邪恶的边缘很模糊之地,是非善恶也许只有“上帝”才能决定,最终还是借女主之手做出抉择。而克制的摄影充满章法和想象力更是做到了类型片的极致,导演个人风格满溢。
——丹尼斯·维伦纽瓦无疑成为最接近且最有希望取代大卫·芬奇的新生代类型片大拿。
NO8:(爱尔兰)——约翰·克劳利——《布鲁克林》
在这个超级英雄独霸的时代,这部《布鲁克林》就像是一部强有力的老式浪漫戏剧史,被巧妙地装在一个移民故事的框架中,既富有历史感的同时还饱含深情,又注入了令人疼痛的真诚,以及深思沉淀的永恒。尽管它仍然是在编织着一个柔和细腻、催人泪下老掉牙的故事,却几乎让我无法抗拒,即便不是作为一个移民后裔的孩子,我也能感觉到,自己的心弦被触动了。所以这部庄严华美的浪漫主义戏剧,被变迁着的时间、地点和社会风物,刻上了深深的烙印,注定会成为一部典范之作!
——《布鲁克林》它向人们证明了,一部电影,可以兼具内心的温暖和坚定的信念,可以兼备'老式'和鲜活。它是当下电影中,新-老结合的完美杰作。
NO7:(爱尔兰)——伦尼·阿伯拉罕森——《房间》
尽管《房间》的剧本是很模式化的类型片写法,但导演调度惊人,再次展现了他的特殊天赋:用大家熟悉的材料调制出完全意料不到的口味,将简单的故事和坚定不移的诡异氛围结合在一起。整部影片格局虽小但是刻画特别深入、情感张力极强,尤其是这么一个远离大部分人生活的故事!还有如此这样的立意切入点、风格、叙事、话题、角度和无数动人的细节,以及无论从演技、打光、剪辑、摄影都无可挑剔,非常合我口味的细致。而《房间》迷人之处在于影片最后主题让Room重现,Jack的goodbye与开头的good morning相映衬,这样深入的方式则是点到为止却逼你思考,简直完美!
——《房间》展现了一场从身体到心灵的解脱,而且你很难不被这种真情实感的表演所打动,不仅仅是惊悚和恐惧!
NO6:(韩国)——林权泽——《花葬》
韩影教父林权泽的第102部作品!放弃了他一贯坚持的弘扬民族文化的主题,借一个不伦之恋的故事,来展示老导演对人生的感悟。而《花葬》更为迷人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久违的视角去看待诱惑和欲望,影片里的这段所谓的不伦之恋,只存在于男主的精神世界,在现实中,两人甚至都没有过任何形式的身体接触。再通过化妆、火葬、重生极佳的传递出对于生死、精神出轨与克制,融入婚姻、家庭、事业、爱情、欲望,这么多的可能发展到狗血情节的元素,居然被林权泽处理得纯粹无比的细腻,展现年轻与老去对比的思考。配之各种细节的暗示和打乱时间线的叙事,让沉闷的故事变得耐人寻味。
——发乎情,止于礼,或许是这部电影最好的注脚!
NO5:(中国)——侯孝贤——《刺客聂隐娘》
以返璞归真的手法打造“侯式武侠风格”,侯孝贤式武侠电影走的其实是文化底蕴路线,慢慢铺叠,用一种独特的极简主义打造一部从未有过的意境武侠创新影片。在摄影、美术、服装、声音及配乐各项出色技术烘托下,才得以让观众看唐代的富丽堂皇时又更阐述中国文化的武侠道义,对武侠片的探索有了新层次的认知和升华。其实侯孝贤延续着伟大先驱们做的一件最基本的事:在电影中以影像而非故事构建一个世界,它通过影像及一切视听语言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完全由电影打造的,带有全新体验的具象世界,通过本片侯孝贤不断的在验证并强调着电影的独属性,这正是一个真正超越艺术载体的武侠世界,《刺客聂隐娘》不愧为集艺术之大成也...
——这并不是一部普通意义上的电影,他的一大部分意义在于侯导对自我美学体系的自我解刨以及对两岸关系的一种焦虑,懂的自然会懂...
NO4:(美国)——托德·海因斯——《卡罗尔》
面对爱情面对自我时作出勇敢抉择的两个女人,如化骨绵掌般温柔克制而坚定有力,这部电影亦如此。说它是表演、摄影、艺术指导的教科书毫无夸张。影片摄影的每一帧都如此考究细腻:开场的长镜头、如诗般的电影语言、娓娓道来的感人故事、倒影的车窗、相机的胶片、人物的每一个表情、情绪的精准捕捉、每个细致入微的场景。而《卡罗尔》的精妙之处在于,在克制与爆发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所有人都凝神屏息的站在这个平衡点上,以小格局来放大人类与人类之间最最普通的情感。同性爱的挣扎与抗争被弱化,最浓烈的笔墨都献给情感的摇摆。但更为重要的是,此片是一个感人肺腑、细细流淌又韵味无穷的好故事。最后对于《卡罗尔》,我们不用再加“同性”的限定语,这就是今年最美的爱情电影。
——继《断背山》后最佳的同志影片,我确定这次不是幻觉,也不是梦境,这次是爱。
NO3:(美国)——托马斯·麦卡锡——《聚焦》
《聚焦》作为一部非常沉稳扎实的investigative thriller,真实再现聚焦报道组调查大批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丑闻的攻坚过程,真实事件本身就足够吸引人,何况还有一个非常工整扎实的剧本与制作,以及把控着类似惊悚片的速度节奏。是一部从一桩丑闻扩展到对制度的批判,就如同厚重的纪实文学——强大的叙事、抽丝剥茧、层层推进、丝丝入扣、条理清晰、严密工整、毫不煽情、剪辑利落,从而完美还原了一场媒体人的报道征途。而《聚焦》引人之处在于“聚焦”的不是性侵事件本身,因为这样很容易陷入负能量过载和贩卖话题的噱头。于是,此片将大部分笔墨放在揭露丑闻的过程中。最难得是本片没有刻意“聚焦”造神,每一个角色都饱满又真实,加上妙到巅毫的收尾极其震撼,彻底将这起“自上而下的制度性丑陋”完美地搬上银幕,不但挖掘了天主教丑闻的根源,也直指人性深处的冷漠,让观众感同身受也忍不住自我审视。
——这个时代,宗教似乎变得越来越虚伪愚蠢,自由媒体的力量却无孔不入!所以《聚焦》既是优秀记者的嘹亮号角,又是一部长久地在黑暗里徘徊,等待一个爆发契机的独立神作。
NO2:(美国)——昆汀·塔伦蒂诺——《八恶人》
《八恶人》彻底颠覆了西部片传统模式和框架,剧本精彩程度如昆痞之前的经典作品,用《无耻混蛋》中最精彩的酒吧戏的精髓拍成了一部舞台剧感极强的精彩电影,且融合了《落水狗》式的团伙犯罪、秉承《低俗》式章节体和叙事结构完美融合、沿袭《姜戈》式的时代人物设定,特别突出的是紧张的人物关系和配乐,加之70MM完美烘托出了剑拔弩张的诡异气氛,情节陡转层出不穷,一如既往话痨似的长篇大论为血腥和暴力拉开序幕;黑色幽默与恶趣味也延续了昆汀一贯风格。而整部影片也有别于以往繁琐的叙事,本次将复杂的叙事成分全部精简省略,只运用必要的要素构成整个5章节故事,并且聪明地避免了剧本泄露和朗读会的剧透影响。加上这些标志性昆式符号特征都为八位“恶人”创造出近乎完美的展现空间,而八个角色的个性在导演孩子气和激荡回肠的70MM胶片雪景下刻画精辟,加上充满雄性荷尔蒙的西部故事和血腥的对峙场面开启昆式摇滚西部风的新风潮,让所有观众经历了三个小时的高潮而为之热血沸腾。
——昆汀所取得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新时代电影取得的成功!昆汀想告诉观众什么是真正西部片的神化,并不是再现历史的真实写照,而是创造着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去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既有较强的文学价值,又有较深的象征意义。
<, /FONT>
NO1:(美国)——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荒野猎人》
继去年奥斯卡最大赢家《鸟人》之后,墨西哥裔三杰之一的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仅隔一年就为观众奉献了一场极简的复仇视听盛宴、野心大作——《荒野猎人》!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探讨了生死与魂灵的魔幻现实主义悲剧。除了亚利桑德罗对于影片的惊人调度和强大的视觉表现力外,其所擅长描绘的残酷之美此次做的更加绝对——冰天雪地+血海深仇+九死一生的肃杀感和生猛的原生态,惊心动魄的旋转长镜,壮阔无比的广角全景,关于宗教信仰、自我救赎、残酷现实、人性险恶、敌人与伙伴的态度,犹如一幅幅血淋淋的“荒野求生”,既有《疯狂的麦克斯》的生猛,又有《启示录》的内涵。总之导演立意深远的承载太多深刻主题,只为野蛮低等的欧洲殖民抹杀印第安文化,只为美帝国主义的原罪...
——为“艺术献身”的小李和以往全程陪跑不一样。此次,小李是领跑者,而且这次的机会是最好的一次,更是众望所归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