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港
盟军选择诺曼底登陆的理由很充分,当时三个备选地点:诺曼底、康坦丁和加莱。另外两个一个面积太小展不开,一个是德国人防御重点,火力太强。但诺曼底也不是样样都好,它没港口。抢滩登陆是一回事,后续的运输、补给是另一回事。
蒙巴顿曾开过一个玩笑:没天然港就造个人工的。于是盟军就在诺曼底用混凝土沉箱、直码头、沉船、十字钢构件等等材料造了两个人工港,而这项任务,让经历4年多战争的英国几乎无法完成。
D日
看欧战或一些军事文章时总会有个D日。什么意思?原来是个军事术语(顿时高大上)。一般为了保密,战役或事件开始前,会将开始日期写为D日或H日。这日子还能计算,比如开始2天后干什么,计划中就是D+2。
当然也有特指,基本上我们看的说欧战的D日,就是指诺曼底登陆那天,1944年6月6日。
空降师
配合诺曼底登陆的美军空降师是82师和101师。这次伞兵真的是“散兵”,而且太散了。很多人落地后根本找不到战友,也不知自己的位置,所以只好各自为战。直到整整一天之后,101师也不过集合了3000人左右。
问题是美国伞兵晕,德国人也晕。整个诺曼底地区到处都有枪声,到处都有敌人,没人知道盟军主力到底在哪,这牵扯了德国人的大部分精力。
误会
当盟军开始登陆时,德军第21装甲师的师长费希丁格刚好不在,等他匆匆赶回时已是下午。他迅速集结部队,准备在盟军登陆的海滩之间突破,分割盟军。好巧不巧,正在这时,给登陆部队运输补给的运输机来了,500多架,黑压压的老大一片,就从费师长脑袋顶上过去。费师长一看,这是伞兵来夹击我了,别冲了,撤吧。于是收兵撤退。
费师长其实选点真准,真要被他分割成功,盟军登陆未必失败,但肯定会大费周章。
天灾
希特勒可别怪老天爷不帮忙,老天爷很帮他了。6月19日时,英吉利海峡突起8级大风,浪高近两米,盟军搭建的人工港基本被风浪折腾散了。盟军的一批登陆舰、油船、驳船都被刮沉了,连巡洋舰都被忽悠的和别的船撞一块撞伤了。大风将800条各类船只扔到陆地上,盟军的物资整整五天无法卸下。这场风暴给盟军带来的损失,比前面13天打战的损失加一块儿都大。
只是德国人的未雨绸缪不太灵,如果趁势反击的话……
隆美尔
到了1944年夏天,希特勒手里能打的牌不多了。在盟军登陆的第二天,他又想起了隆美尔。将前线的5个装甲师交个了隆美尔。可临时上阵的隆美尔也不是神仙,战况不利,加上他屡次不听希特勒的安排,惹得希特勒很不高兴。就在诺曼底战役行将结束的7月17日,他被美军空袭炸伤,病还没好,就卷入刺杀希特勒的事件。后被希特勒派人送毒药请他自尽,送他身后哀荣。
数字
1944年6月6日,13万盟军士兵坐船横渡英吉利海峡,前往诺曼底海岸。跟他们作伴的还有盟军的2.4万伞兵。登陆首日,盟军的总伤亡约为一万人,德国大约九千人,另外还有3万多法国平民伤亡。
接下来一周内,有32.5万盟军渡过海峡回到欧洲大陆,到6月底,欧洲大陆重新拥有盟军军队超过85万人。整个诺曼底战役中,盟军损失了近12.2万人,而德国损失的人数大抵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