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藏友交流 |
影片类型
首 页 精彩影评 观影 栏目
《全金属外壳》:战争中的冰冷、残酷与荒诞

越战经典电影《全金属外壳》在战争电影史上有独特的地位,其著名的反战口号“Make love,not war”已经成了识别那个时代的标签影片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于1987年6月17日美国上映。该片改编自古斯塔夫·哈斯福特小说《短期服役》,讲述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战争中的故事。体而言,从一位名叫“小丑”的美国士兵视角影片描述了美国参与越南战争的过程。全片根据美国士兵派尔的去世分为战前和战中两部分。派尔是美国陆战队的一位士兵,因为肥胖贪吃而经常受到教官的辱骂和惩罚,并拖累全排。一个深夜,全排士兵将派尔狠狠地揍了一顿,殴打他的士兵中也包括派尔最信赖的班长小丑。

那晚后,派尔开始自言自语、精神紊乱,最终在开枪射死教官后吞枪自尽,而小丑则目睹了这幕惨剧。影片情节随之切换到越南战场。小丑担任战地记者,在一场遭遇战中全班受到越南狙击手的偷袭,损失惨重。在突击成功后,士兵们发现狙击手居然是一位越南女孩。中弹倒地后,女孩乞求士兵杀死自己。小丑扣动扳机,结束了女孩的生命。影片的最后一幕中,小丑存活下来并认为自己毫无畏惧,和战友一起走向似乎美好的战争结局。

总体而言是一部冷静、荒诞深刻的反战影片。影片的冷静和荒诞并存。对越南领导人的恶意调侃、关于女性的低俗笑话和对美国参与越战正确性的讽刺解读弥散于影片的各个细节之中,比如士兵集训跑步时唱的歌曲、教官的训话、士兵接受采访时的回答等等。影片充分体现美国士兵们对参战的动机和目的浑然无知,而只是充当了“杀人机器”。荒诞存在于平稳的叙述节奏中,主人公小丑一贯平静的画外音背后是人们心理与行为的荒诞性。

影片的冷静和荒诞之外,其哲思深刻性见于主人公小丑以及美国参与越战这一人一事所体现的矛盾冲突之中。小丑是一个充满矛盾性的人物,也是本片重点塑造并展现主题的着力点。小丑的矛盾性可见于两方面。

其一是对派尔的态度。集训初期,小丑表现优异,甚至在教官面前也刚正不阿,似乎正义感十足。当上班长后,小丑对派尔尽力帮助,可是当所有士兵都殴打派尔时,小丑也当了帮手。面对异常严格的教官,小丑可以显得勇气十足,可面对弱者派尔,他性格中的邪恶卑劣就显露了出来。善与恶的并存与分裂不只是简单的人类本性,更有环境塑造的原因。在集训过程中,所有士兵被迫消除个人意识,训练的重压、未来的生死未卜使得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解脱但又无路可走。殴打派尔,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报复,更是士兵们释放压力、追求个人选择的结果。

其二,小丑对于战争的态度也自相矛盾。他的钢盔上写着“天生杀人”,可是胸前又挂着和平勋章。当长官问他这么做的原因时,他回答那是卡尔容理论中的“人类二重性”,这一回答既冠冕堂皇又滑稽可笑。实际上,通过小丑后来的自述可以看出,他参战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与众不同,他希望成为村里第一个杀人的人,以证明自己的勇敢,因此他崇拜武力,还尝试学习李小龙的功夫,可是在面对越南的女孩狙击手时小丑居然连枪都握不稳,这是多么的讽刺。实际上,小丑既不追求和平也不喜好战争,他已变成了毫无自我意识的棋子,如行尸走肉般失去了信念与信仰。

编剧或许是想由小丑这一角色的矛盾延伸出影片更宏大主题的矛盾性,即美国参与越战这一大背景。影片的主题绝不止于反战反思战争的残酷性,而是对战争本质的探讨。目前,美国当年的战争决策已被历史学家有所定论,可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美国士兵们则充满了无知和迷茫。参战杀敌、自我牺牲与反战相互矛盾,并伴随着士兵们参战的全程。影片后半段通过一段采访纪实展现了美国士兵的心理状况。有的战士根本不知道美国该不该在越南作战,只知道自己领取了作战命令;有的战士则认为越战只是亚洲人自己该去做的事情;也有战士觉得自己选错了敌人,对手实力强大,认为越南人民没有给予美国士兵应有的尊重……战士们的回答显得无辜又无力,和他们言行的荒诞相比,这段历史也许才是最大的荒诞。一群无知的士兵被送到两万公里外的战场,被告知要不惜一切代价获取胜利,可是他们自己却得不到救援和认可。越战期间,美国国内掀起了反战浪潮,舆论几乎一边倒厌恶战争并由此不认可战士们的贡献和牺牲。与此同时,很多参与越战的士兵们受到了精神折磨。去年,英媒揭露有11%的越战老兵深受战后创伤后遗症的折磨,已有数万人自杀。这些冷冰冰的现实似乎证明了那段历史的荒诞性与悲剧性。

《全金属外壳》是库布里克继《光荣之路》之后拍摄的又一部反战影片,也《越战猎鹿人》《现代启示录》《野战排等一系列的越战的作品。与许多纪实风格描述越战的影片相比,这部《全金属外壳》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心理纪实”的风格影片的末尾将情节推向了高潮,也主题的探讨给出了答案。杀死三位全副武装的美国大兵的,是一位扎着马尾辫、只有一支枪的越南女孩,是这一对比就对美军进行了十足的戏谑。而当临死时,一群美国大兵围着她,女孩一直默念祈祷,最终求死。由此可见,女孩的英勇顽强是有着坚定信仰支撑的,她才是真正的不畏惧死亡,而反观美国大兵们,他们因为射杀了女孩而欣喜若狂,却始终不知道自己挎上枪,踏入满是废墟与硝烟的战场,究竟是为何而战。也许从这一场景就可以预见越南战争的结局。

战争会让人裹上一层冰冷的外壳,以越战为背景的展开,库布里克在《全金属外壳》中渲染了战争的残酷揭露了人性的泯灭并追寻了正义的价值实施上,真正的信仰、团结、凝聚力与战斗力,不是来自于那全金属外壳的子弹,而是来源于战士们对乡土和生命的热爱。一味地在赤裸裸的利益驱动下去发动战争,始终不可能激发士兵内心的正义和斗志,相反,只会使他们彻底偏离人性。铁血教官的教导虽然粗暴,但本质是为了锻炼士兵们顽强坚定的信念。当士兵都变成了用于杀戮的全金属外壳子弹,他们终将毁灭自己。

 

作者:金 宁:硕士,国防科技大学。
石海明: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青工委副主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国防科技》杂志编委,中国军视网、《深圳卫视》、《湖南卫视》、《科技日报》特约评论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光明日报》社科普专家

出处:军事科技与防务动态

影评栏目: 观影
2018-08-09 (

(若有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如版面不完整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典藏·经典电影 V1.0 © 2021-2024
联络可致E-mail:taihu1w@163.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GMT+8 2024-05-02 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