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繁体中文 | 藏友交流 |
影片类型
首 页 《春苗》详细剧情

春苗

Spring's Seedling

中国大陆  1975年出品  (112分钟)

典藏分6.1

[1975]《春苗》(704x512.国语.无字)(112m)[1700k-1.37G]

[70年代]春苗.1975. 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AVI] 1.36 GB


◎片名 春苗
◎译名 Spring's Seedling
◎年代 1975
◎地区 中国大陆
◎类型 剧情
◎片长 112分钟
◎导演 谢晋 / 颜碧丽 / 梁廷铎
◎编剧 赵志强 / 杨时文 / 曹雷
◎主演 李秀明,冯奇,达式常,刘子农,高保成,李玲君,白穆,张瑜
 

◎简介

《春苗》是由谢晋、颜碧丽、梁廷铎执导,李秀明等人主演的一部剧情片。影片讲述了江南某大队妇女队长田春苗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文革前夕的1965年。妇女队长春苗(李秀明 饰)看不惯医疗卫生大权把持在有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人手中,她主动请缨到公社卫生院学习,以期学成回村为贫下中农服务。她不顾院长杜文杰(白穆 饰)和医生钱济仁(冯奇 饰)的刁难排挤,在方明(达式常 饰)的帮助下,她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但杜与钱的所做所为还是让她愤然离开了医院。春苗回村后,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她在村里的卫生室做了一名赤脚医生。1966年,文革开始后,杜文杰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公社办起赤脚医生培训班,春苗和其它村的赤脚医生揭穿了杜文杰的阴谋,杜脑羞成怒,暗中下毒谋害水昌伯(高宝成 饰),并嫁祸春苗,春苗识破了杜的诡计......


◎剧情

1965年,江南水乡。朝阳公社湖滨大队阿芳嫂的女儿小妹患了急性肺炎,被送到公社卫生院抢救,医生钱济仁对小妹见死不救,妇女队长田春苗见此情景痛切地呼吁: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正在这时,毛主席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公社党委同意湖滨大队党支部派田春苗到公社卫生院去学医。但田春苗却遭到公社卫生院院长杜文杰和医生钱济仁的打击和刁难。

田春苗不畏卡压,在医务工作者方明等的帮助下,勤奋学习。她目睹了患腰痛病的老贫农水昌伯受到钱济仁的刁难,杜文杰又不准她和方明为水昌伯治病,田春苗愤然回到大队。

在党支部和贫下中农的支持下,她办起了卫室,背着药箱,为群众服务。阿芳嫂的儿子得了急病,公社卫生院拒绝出诊,并卡住田春苗的处方权,不准水昌伯取药,田春苗连夜冒雨采来草药,及时挽救了小龙的生命。

在田春苗的影响和带动下,公社许多大队纷纷成立卫生室,培养自己的赤脚医生。这些都遭到杜文杰的反对,他对田春苗施加种种压力,并摘掉了卫生室的牌子,没收了田春苗和公社赤脚医生的药箱。

1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开始,杜文杰以名利为诱饵,办起赤脚医生集训班,田春苗和赤脚医生一起揭穿了杜文杰的阴谋,田春苗与方明等将水昌伯接进卫生院,用老石爷献出的土方进行治疗。水昌伯服药后,原来麻木的双腿突然剧痛起来,杜文杰借此大造舆论,诬蔑田春苗和方明谋害贫农,企图转移人们的视线。
田春苗走访了老石爷,证实水昌伯的病是好转的表现,而且需要加大药的剂量。她不顾生命危险,试尝含有毒性的加大剂量的草药。

这时钱济仁妄图暗中下毒谋害水昌伯,嫁祸于田春苗;杜文杰以抢救为名,调来救护车要把水昌伯劫走。这些都被田春苗识破后,杜文杰最后又利用职权禁止水昌伯继续服药,无理将药碗砸碎。

田春苗和群众更看清了杜文杰的嘴脸,更坚定了把农村卫生事业办好的信心。


◎幕后制作

文革前,上海市川沙县江镇人民公社出了两名先进人物:公社卫生院知识分子代表黄珏祥大夫和贫下中农代表、赤脚医生王桂珍。他们全心全意地为老百姓搞医疗服务的先进事迹被写成调查报告《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1970年初,上海电影制片厂一位青年演员看了这篇报道后,提议创作一部赤脚医生题材的作品,得到制片厂军宣队、工宣队的赞同,并得到上海市委的支持,很快立项,组成“《赤脚医生》创作组”。经过一年深入生活,写出舞台剧本。

1972年,话剧《赤脚医生》演出成功,引起轰动

1973年10月,电影文学剧本《赤脚医生》完成定稿。

1973年11月2日下午2点45分至7点,上海市委在中苏友好大厦召开了100多人参加的大型座谈会,就《赤脚医生》电影剧本进行讨论,号称“开门改本”。市委主管文教的书记徐景贤主持了大会,并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了自称是“毁灭性意见”。于是进行了8次修改。

1974年修改中,主人翁改为“田春苗”,片名也随之改为《春苗》。

第8稿定稿后,送市委审查,获得通过,随即于9月中旬,到浙江绍兴拍外景。1975年4月拍摄完成。

1975年9月,电影《春苗》在全国公映。影片中一医生对患者说的“病人腰疼,一声头疼”,一时成为流行语言。各大报刊在评介时,将影片与当时的政治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1976年3月1日出版的《红旗》杂志第3期发表的初澜的《坚持文艺革命,反击右倾翻案风》一文,首次披露了邓小平看《春苗》将近一半时连呼“极左、极左”,“拂袖而去”的细节。

1976年7月故事片《春苗》被文化部评为优秀故事片之首,并被刊登于当年创刊的《人民电影》杂志封面和《人民画报》封面。

粉碎“四人帮”以后,《春苗》被打入“冷宫”,不再放映;近年来,该片涉及的农村看病负担重问题突出,要求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成为大众议题,怀念该片也成为人们的一种心愿。


◎影片评价

《春苗》这部电影在题材选取方面具有深刻现实性和历史复原性。

文革前,上海市川沙县江镇人民公社出了两名先进人物:公社卫生院知识分子代表黄珏祥大夫和贫下中农代表、赤脚医生王桂珍。他们全心全意地为老百姓搞医疗服务的先进事迹被写成调查报告《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电影《春苗》在此基础上塑造了田春苗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是一部文革时期医疗改革的写实的典型社会题材。

电影《春苗》重点刻画了田春苗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无论是帮助阿芳嫂带女儿小妹到公社医院开急诊时的助人表现,还是在公社医疗站学习时的好学思想,期间表现出来的对贫下中农的困苦关心的情怀,抑或是回队后热心为民众医病并敢于和腐朽愚昧的恶势力作斗争,这些都深入刻画了田春苗的高大形象。

影片对田春苗热忱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品质的表现还是相当出色的,由于特定的意识形态的渗入,便使这个形象成为“文革”时期电影人物形象的突出代表。

如版面不完整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典藏·经典电影 V1.0 © 2021-2024
联络可致E-mail:taihu1w@163.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GMT+8 2024-05-19 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