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主 |
| |||||||
[1936][美]《歌舞大王齐格飞》(720x576.英语.中英字)(177m)[1000k-1.2G]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歌舞大王齐格飞 The great ziegfeld 1936.mkv
◎译名 歌舞大王齐格飞
◎片名 The Great Ziegfeld
◎又名 歌舞大王昔飞路(港) / 歌舞大王齐格菲
◎年代 1936
◎地区 美国
◎类型 剧情 / 爱情 / 歌舞 / 传记
◎片长 177分钟
◎导演 罗伯特·Z·伦纳德 Robert Z. Leonard
◎编剧 威廉·安东尼·麦圭尔 William Anthony McGuire
◎主演 威廉·鲍威尔 William Powell
玛娜·洛伊 Myrna Loy
路易丝·赖纳 Luise Rainer
弗兰克·摩根 Frank Morgan
◎简介
原名玛娜·威廉斯,生于蒙大拿州赫勒纳。她从小学习舞蹈,12岁时作为舞蹈演员参加义演。18岁进入影界,直到1934年,虽说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她成绩然没能上去,此间她的银幕形象主要是贵妇或外国类型的荡妇。1934年,她转型演喜剧角色,在喜剧片《大侦探聂克》中与威廉·鲍威尔合作。此片的成功延续了他们两人的合作,又演了几部续集。从此她名声大震,曾当选一次新闻界举行的投票活动的“影后”。除此之外,她还是社会活动家。二战时为红十字会工作。但50年代,受当时美国反共潮流的影响,她受到了迫害,此间影片的拍摄有明显的减少。别外,她也参加电视剧的演出,如《科伦博》等。
◎关于影片
《歌舞大王齐格飞》是1930年代好莱坞歌舞传记片的巅峰之作,以奢华排场还原了百老汇传奇制作人佛罗伦兹·齐格飞的一生,既展现了娱乐帝国的崛起辉煌,也暗藏个人命运的起落悲欢。影片凭借极致的制作规模与艺术感染力,斩获第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成为早期歌舞片的标杆。核心是“艺术执念”与“人性抉择”的交织。
《歌舞大王齐格飞》用极致的奢华,还原了一位娱乐大亨的传奇人生,也定格了百老汇的黄金时代。它的奥斯卡“横扫”,不仅是对一部电影的认可,更是对“歌舞片艺术价值”的正名——华丽的场景、动人的旋律背后,是对梦想的坚守、对人性的洞察。如今再看影片中的“富丽秀”歌舞场面,依然能感受到电影工业早期的匠心与野心,这便是经典跨越时空的魅力。
影片不仅是个人传记,更折射出20世纪初美国娱乐业的变迁。
幕后制作
用“天价成本”打造的“银幕盛宴”。《歌舞大王齐格飞》的幕后堪称好莱坞早期“大制作”的典范,从剧本改编到场景搭建,每一步都追求“还原辉煌、超越舞台”,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影片基于齐格飞的真实生平改编,参考了他的传记、“富丽秀”的演出档案,以及身边人的回忆。编剧威廉·安东尼·麦克圭尔(William Anthony McGuire)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强化了“戏剧冲突”——比如放大齐格飞与竞争对手的博弈、简化部分复杂人际关系,让叙事更具节奏感。
1930年代,米高梅作为好莱坞巨头,渴望通过一部“史诗级歌舞片”巩固地位,于是投入巨额资源打造该片,制片人茂文·勒鲁瓦(Mervyn LeRoy)明确要求“要让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比百老汇更华丽的场面”。
拍摄难点与技术突破:
极致奢华的场景与服装,影片制作成本高达**200万美元**(1936年币值,同期普通影片成本约30-5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场景搭建——仅“富丽秀”的舞台布景就还原了12个经典演出场景,最大的一个场景动用了500名临时演员、3000件服装,仅羽毛装饰就消耗了2吨;
服装部门为影片设计了超过1800套服饰,其中比尔ie Burke的一套“钻石礼服”镶嵌了数千颗水钻,价值超10万美元,成为当时电影史上最昂贵的戏服之一。
歌舞场面的拍摄创新:
导演罗伯特·Z·伦纳德(Robert Z. Leonard)采用“多机位拍摄+长镜头”结合的方式,捕捉歌舞表演的层次感——比如“楼梯舞”场景,用高空俯拍展现舞者队列的整齐,用特写捕捉演员的表情,让观众仿佛置身剧院前排;
部分歌舞段落采用早期彩色技术(Technicolor)拍摄,虽仅占全片的1/3,却让华丽的舞台效果更具冲击力,成为影片的视觉亮点。
演员阵容与表演亮点:
威廉·鲍威尔:凭借儒雅又带锋芒的气质,完美诠释了齐格飞的“野心家与理想主义者”双重特质,尤其是演绎齐格飞晚年的疲惫与执着时,眼神戏极具感染力;
路易丝·赖纳:将安娜·海尔德的“骄傲与脆弱”演绎得淋漓尽致,其中“电话分手”的戏份——仅通过语气的颤抖和含泪的眼神传递心碎,成为影史经典表演片段;
玛娜·洛伊:以温柔内敛的表演,塑造了比尔ie Burke的“知性陪伴者”形象,与鲍威尔的对手戏充满温情,平衡了影片的华丽基调。
客串明星的“惊喜加持”**:影片邀请了多位百老汇明星客串,还原“富丽秀”的明星云集盛况,增强了真实感与观赏性。
◎奥斯卡获奖情况
第9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1937年3月4日,第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歌舞大王齐格飞》以**7项大奖**的成绩横扫榜单,成为该届奥斯卡的绝对焦点,其获奖不仅是对制作规模的认可,更彰显了歌舞片的艺术价值。
在同期提名影片中,《壮志千秋》(西部史诗)、《狄更生传》(传记剧情片)均实力强劲,但《歌舞大王齐格飞》最终胜出,核心原因有三:
制作规模的“压倒性优势”:影片的奢华场景、海量服装与歌舞场面,在当时的电影中堪称“前所未有”,奥斯卡评委难以抗拒这种“极致的视觉与听觉盛宴”,认为它“展现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
艺术与商业的“完美平衡”:不同于单纯的“炫技之作”,影片以齐格飞的生平为内核,情感线真挚动人,让“华丽歌舞”服务于“人物塑造与主题表达”,避免了“形式大于内容”的短板;
时代情绪的“精准契合”:1937年美国正从大萧条中缓慢复苏,观众渴望通过银幕看到“辉煌与希望”,影片中齐格飞“屡败屡战、坚守梦想”的精神,以及富丽秀的奢华场景,恰好满足了这种“对繁荣的向往”,评委也认可其“提振民心的社会价值”。
获奖影响与历史定位,此前歌舞片多被视为“娱乐片”,而《歌舞大王齐格飞》的获奖,证明了歌舞片可以兼具“大制作规模”与“艺术深度”,推动了后续《雨中曲》《音乐之声》等经典歌舞片的诞生;
米高梅的“品牌巩固”:影片的成功让米高梅“奢华歌舞片”的标签深入人心,此后公司陆续推出多部同类佳作,奠定了在歌舞片领域的统治地位;
影史经典的“认可”:2004年,影片因“文化、历史和美学价值”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入国家影片登记表,成为公认的影史经典;尽管现代观众因“时长较长(3小时)”“叙事节奏偏慢”给出中等评分(豆瓣7.2分,IMDb 7.0分),但它在歌舞片史上的标杆地位仍不可撼动。
精彩片花
2025-10-16(2025-10-16更新)-
#1楼
|
![]() 游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