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战影视 红色经典 外国经典 港台经典 欧美大片 华语藏片 纪录片库 电视剧集
类型:
二战影视(剧情) [1962][苏联]《伊万的童年》[Ivan's Childhood][95m.1440x1080.俄语.中文][mkv/6.26G]

版主

伊万的童年
Ivan's Childhood
苏联  1962年出品  (95分钟)
分辨率:1440x1080
伴音:俄语
字幕:中文
典藏分:8.4

 


[二战][1962][苏联]《伊万的童年》(1440x1080.俄语.中字)(95m)[9400k-6.26G]

剧情 [伊万的童年][BD-MKV/6.26GB][中文字幕][1080P][H265编码][苏联,战争,二战,黑白,儿童]


◎译名 伊万的童年
◎片名 Иваново детство
◎又名 伊凡的少年时代(台) / 伊凡的童年 / 伊凡的童年时代 / Ivanovo detstvo / Ivan's Childhood
◎年代 1962
◎地区 苏联
◎类型 剧情 / 战争
◎片长 95分钟
◎导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 爱德华·阿巴洛夫 Eduard Abalov
◎编剧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Andrey Konchalovskiy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 米哈伊尔·帕帕瓦 Mikhail Papava / 弗拉基米尔·博戈莫诺夫 Vladimir Bogomolov
◎主演 尼古拉·布尔里亚耶夫 Nikolay Burlyaev
   瓦连京·祖布科夫 Valentin Zubkov
   叶甫盖尼·扎里科夫 Yevgeni Zharikov
   斯捷潘·克雷洛夫 Stepan Krylov
   尼古拉·格林科 Nikolai Grinko
   季米特里·米柳坚科 Dmitri Milyutenko
   瓦连京娜·玛利亚维娜 Valentina Malyavina
   伊尔玛·拉乌什 Irina Tarkovskaya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Andrey Konchalovskiy
   伊万·萨夫金 Ivan Savkin
   弗拉基米尔·马连科夫 Vladimir Marenkov


◎简介

残酷的战争摧毁了12岁男孩伊万(Nikolay Burlyaev 饰)的童年,母亲和姐姐早年被德国军队杀害,小小年纪的伊万也不得不走上战场,成为一名在战火和死亡中穿梭的侦察兵。

由于年龄的关系,中尉戈克森甚至不敢相信伊万的身份,但从科赫林上校(Valentin Zubkov 饰)的口中,他得知眼前这瘦小的男孩竟如此果敢。科赫林上校希望将伊万带离战场,送他到远方读书。然而伊万却拒绝离开,这个勇敢的男孩决心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关于影片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年生于俄罗斯札弗洛塞镇,是诗人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之子。曾就学于苏联电影学院,一九六一年毕业。他的电影曾经赢得多项国际性大奖;第一部长故事片《伊万的童年》于一九六二年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其最后一部作品《牺牲》荣获一九八六年夏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奖,同年十二月,塔可夫斯基因肺癌病逝于巴黎,享年五十四岁。

塔可夫斯基对电影语言的杰出贡献具有公认的典范意义。他开创了自己独特而完整的艺术风格,使博大深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作品)邃的精神主题在庄重沉郁的诗性叙事中展开,获得完美的表达。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IngmarBergman)曾经予以这样的赞誉:"初看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蓦然间,我感到自己伫立于房门前,却从未获得开门的钥匙。那是我一直渴望进入的房间,而他却能在其中自由漫步。我感到鼓舞和激励:终于有人展现了我长久以来想要表达却不知如何体现的境界。对我来说,塔可夫斯基是最伟大的,他创造了崭新的、忠实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同镜像、如同梦境。"

幕后制作

塔可夫斯基的故事片处女作是一部从写实到抒情完美过渡的作品,标志着当代电影一位伟大形式主义者的到来,题材属于当时正统的苏联电影。这类故事在当时的苏联文艺作品中毫无新意,但导演给禁区、森林等意象赋予了华丽而写意的特色。塔可夫斯基的主题和意象在此已初露端倪,采用梦境化的诗意镜头贯穿全片,用梦幻的美好真诚来反衬战争的冷酷残忍。塔氏在后来的作品中更偏重抽象的宗教寓意。相比之下,本片中的夸张元素则是对童年神秘的礼赞,圣洁但并不做作。这部被认为早期苏联诗电影的代表作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影片评价

《伊万的童年》是塔尔科夫斯基的第一部长片。塔尔科夫斯基的个人风格尚未完全形成,带有大量模仿、借鉴的成分。从此片我们可以看到塔尔科夫斯基是如何受到杜甫仁科、德莱叶、布列松等等前辈大师的影响,亦可以看到他后期作品中的一些重要理念的雏形。自然、宗教和诗的元素,对“时间”概念的重视皆已浮现。例如沼泽的意象,在后来的《飞向太空》《潜行者》中亦反复出现,有论者认为,这一意象与塔尔科夫斯基对时间的认识(混沌与秩序统一)有密切关系,可作一家之言供参考。

塔尔科夫斯基本人对此片较为轻视,但伯格曼、帕拉杰诺夫(著名的“诗电影”导演, 作品有《石榴的颜色》)、基耶斯洛夫斯基、尼尔·扬等人均高度重视此片。

喜欢塔可夫斯基作品的人基本都是骨灰级影迷,他的作品以超级难懂晦涩著称,但能够进入塔可夫斯基电影世界的人会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塔可夫斯基梦境”并深印记忆中,像《乡愁》一样不断回忆,不断去重温“塔可夫斯基梦境”。所以塔可夫斯基的作品在我硬盘里整整存活了3年,也是前无来者的记录。

《伊万的童年》是塔可夫斯基第一部长篇作品,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部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伊万在二战中失去父母,像德国鬼子复仇的决心和行动。如果不知道导演的名字,我很可能会认为这是伯格曼的作品,因为风格如此相似。而伯格曼也给与该片最高的赞誉,并称赞塔可夫斯基甚至超过了费里尼成为最伟大的导演。

是什么构造了《伊万的童年》与众不同的迷人气质呢?举一斑而观全豹有助于我们理解塔可夫斯基的电影:

几个梦境的很好穿插,塔可夫斯基用梦的形式完成了很好的叙事和交待。与《野草莓》不同,《伊万的童年》的梦境起到补充情节的作用,而且梦境的叙述方法也颇为新颖,多用象征、隐喻和暗示。比如母亲被德国人杀死,在梦里并不是平铺直叙德国鬼子开枪射死母亲,而是伊万在井底看到水桶落下,母亲撒手倒在水井旁。水,是该影片构成成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在梦里,水代表生命、幸福、慈爱:一桶饮水、河岸旁的水桶、井水和水桶、细雨和河滩等等。现实中也是一个潮湿的世界,雨水、泥泞、沼泽、河流,但却是为了烘托了战争期间的惨淡与艰苦。整部影片有很多地方用了雨滴水池的声音作为背景声响。影片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湿润的,像饱蘸雨水的湿衣服,穿在身上不怎么舒服,暗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和艰辛。

战争废墟上的老人那一段,背景声音一直是一扇破木门发出的吱嘎吱嘎声,加重了战争带来的破败和灾难景象。老人在寻找一根长钉子,老人说,烟囱和火炉永远不会烧毁,暗示了俄罗斯人永远不会被德国侵略分子打垮,他的妻子被德军杀死,但他却说,我要等待妻子回来,我会把这里修好。暗示了俄罗斯人获得胜利和重建家园的信心。最后一个构图很美的画面,老人抱着公鸡,喃喃:什么时候这一切才结束?最后老人把门锁起来,把我们的观察镜头锁在门外,似乎暗示了俄罗斯人会把侵略者赶出家园,拒敌于门外。

结尾交待伊万被绞死叙述也很独特,从缴获德军的处死档案里发现伊万的照片,照片随即不小心掉进黑黑的地下室,镜头变成照片里伊万仇恨的眼神,接着是地牢的阴森景象,耳边响起处死伊万时德国人的对话,跟着出现刑具、绞索、伊万倒滚地上的头部特写,伊万临死前的眼神触动了最后一个回忆,镜头回到美好的童年,饮水、游戏、大树、追逐。
如果以一个摄影师的角度来看塔可夫斯基的电影的话,你不可能在任何一部其它电影里截取到比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更多的经典摄影佳作。塔可夫斯基也许是靠这一张张摄影佳作连成段来叙述一首诗,使人从中感受到诗意在屏幕上流淌。与张艺谋不同的是,塔可夫斯基因为弱化了故事情节从而使观众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画面上的景物,从而陷入深思状态。而张艺谋则通过庸俗的故事情节生硬地缩短了观众对画面意境的停留时间,阻断了观众的想象力,破坏了画面的前后意境的承转,并强迫拖拉观众去嘲笑他低弱的故事叙述和组织能力。

《伊万的童年》最碍眼的缺陷在我看来是伊万的性格刻划,太过于成熟冷静甚至可怕了,不符合他这个年龄的气质,或者,至少应该露出一些破绽才更真实,总觉得形象有些单薄。作为塔可夫斯基年轻时期的第一部长篇,《伊万的童年》能达到如此的成熟和技巧,预示了他天才导演生涯的开始。


◎获奖情况

本片荣获1962年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1962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精彩片花

 

这会是最后一场战争吗?感性解读塔可夫斯基处女作!

 

 

2018-06-04(2024-03-30更新)-

#1楼
发帖时间:2024-12-14 09:31:12

游客
烟斗经典影视排行(Classic Film and Television Rankings) V2.0 © 2021-2024
Powered by th1w.com   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
GMT+8 2024-12-14 09:31